昨日获悉,历经10个月的艰苦奋战,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外业调查复核工作已趋近尾声,截至目前共完成1046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其中新发现文物点284处,复查762处,重要新发现包括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遗址、近...
全省201支普查队伍、1510名普查队员和无数志愿者翻山越岭、走街串巷,对省内“三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对已掌握的新发现文物线索、普查过程中新发现文物进行调查。截至今年5月18日,全省105个...
5月18日,新版“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在什刹海城市探索中心发布。截至目前,该数据库已收录4000余处北京不可移动文物点位及2000余处文物的实地照片。这些数据将长期对外开放,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支持
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研究中心提供北京市东城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项目经费文物和文化保护服务采购项目(02包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价值研究)服务 合同履行期限:自供应商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
南安市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第二阶段工作临近尾声,近日,一座建于元朝的施食台在蓬华镇华美村被发现,或被认定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蓬华镇华美村新发现的施食台 15日上午,记者在华美村一座宫庙内看到,...
原标题:守护历史的“不动产”—厦门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系统性保护路径【文化中国行】◎本报记者 符晓波 筑墙地基、修补裂缝、定型固色…近日,随着一道道工序的完成.
2024年,康崎洋楼被纳入厦门集中修缮保护的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名册。“对它的抢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谈及康崎洋楼的修复,厦门市翔发集团新区公司工程二部的施东坡感慨道。经过近4个月的修缮,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颜。...
亳州新闻网讯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发展中心获悉,自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转入第二阶段以来,我市已完成92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登记工作。据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我市各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坚持...
近日,庄浪县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野外实地调查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此次普查对全面掌握庄浪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具有深远意义。自第四次全国文物...
4月29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荔枝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汪伟说,本次调查历时数年,覆盖川陕渝三地,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49处,其中新发现212处,登录古树名木70棵。这些...